了解更多期刊信息
在写完论文的初稿之后,每位作者可能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如何确定读者是否能理解自己的论文。由于作者清楚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因此往往很容易理解自己的文章。然而,为了让读者理解,作者需要一些方法来了解读者可能觉得难以理解的地方,并进行修改。换句话说,作者需要知道如何突出论文的重点内容,以便让读者快速抓住关键信息。有些作者认为这是盲目迎合读者。事实上,新的想法首先是被创造出来的,然后根据读者的需求、信仰和立场来塑造,这并不是迎合读者。可以将论文视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亲切对话,试着理解读者的思考方式,同时坚持自己所知道的。通过这样做,读者不仅可以清楚地了解作者的想法,作者也能够发现自己的最佳想法。因此,你需要一个持续修改的计划,以保持与想象中的读者之间的对话。为了创建这种对话,不能直接逐句阅读自己的文章。你需要一种系统的方法,就像读者检查和质疑你的文章一样,并且每次都集中在一个方面进行修改。《研究是一门艺术》一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诊断和修改论文的组织结构和论证,以便读者能够掌握和理解论文的整体意义。本文将介绍这些方法,希望能为作者提供一个高效修改论文的有效方法。通常情况下,读者,尤其是期刊编辑,在收到论文后通常不会逐句阅读以获取信息。他们会从论文的整体意义和结构开始阅读,最重要的是,他们必须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阅读这篇文章。读者认为整个结构比局部细节更重要,因此首先要确定最重要的部分是合理的。从整体结构开始,然后看局部结构,再从句子的清晰度入手,最后再检查拼写和标点符号。实际上,在修改的过程中,无法明确地将这些步骤分割开来。当我们进行修改时,会在重新组织论证的同时修正拼写错误。但是,如果修改顺序是从整体结构到各章节、段落、句子的方式,相比于从字句到整体结构的方式,能更有效地进行修订。然而,由于作者无法像读者那样阅读自己的作品,因此需要使用一些形式化的、甚至是规定死板的方法来进行分析、诊断和修改,以免因为过于容易理解(甚至过于满意)自己的文字而导致失败。修改不仅仅是整理思路,而是通过重新思考来加强自己的思考。实际上,这是作者最全面地理解自己计划的最后阶段。细心的修改非常耗时,所以最好尽早开始。这个过程涉及三个步骤。第一步是确定文章的外在结构:引言和结论应分别陈述作者的主要观点、主要论点、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对研究问题的回答。第二步是确定整篇论文的主要章节,并区分这些章节中的导言(过渡段)和论点句。第三步是在整篇文章的导言中指出关键主题概念,找出这些概念在整篇文章中的位置,并在每个章节中重复类似的做法。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