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职称的时候,出书往往是一个重要的加分项。但很多作者第一次出书,对流程和要求不太熟悉,很容易掉进各种坑里。今天,就来给大家好好盘点一下,评职称出书时那些常见的陷阱,以及如何防范。
验证书号真假
职称评审准备业绩材料时,最怕自己受人蒙骗,提交的论文、专著不正规。那么,我们要如何验证书号的真假呢?中国大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都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书号,大家可以到新闻出版总署或国家版本数据中心(pdc.capub.cn)查询相应的CIP和ISBN号。
署名骗局
假副主编署名在副主编署名方面,存在很多欺骗行为。有些骗子会声称可以让作者成为某本已出版专著的副主编,但实际上这些所谓的副主编署名在出版社并没有备案。例如,他们可能通过伪造一些文件来证明副主编身份,但在出版社查询时却查无此人。还有的情况是,骗子会在一本已经完成出版流程的书上添加作者名字作为副主编,这种事后添加的署名是不被认可的。
内容不符合出版要求:
医学专著的内容需要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准确性和实用性。如果书稿内容不符合这些要求,可能无法通过出版社的审核。此外,书稿还需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出版政策,否则也可能被禁止出版。
出版社选择
在评职称出书的过程中,出版社的选择至关重要。不同的评审单位对出版社有着不同的要求,有的会指定特定的出版社范围,有的则对出版社的级别有所限定。如果作者在选择出版社时未充分考虑这些要求,即便成功出书,也可能面临不被认可的风险。因此,在决定出书之前,务必仔细研读评审单位发布的相关文件,明确其对出版社的具体要求。同时,要结合自己的书稿内容和专业方向,选择一家既符合要求,又在该领域具有一定出版优势的出版社。不要因为一时疏忽或贪图便宜,而选择了不符合要求的出版社,让自己的心血白白浪费。
谨慎考虑电子书号、丛书号、国际书号
电子书号属于电子音像出版物,也遵循ISBN标准,但只有ISBN,没有CIP。电子书号出版的图书载体是光盘,不能单独售卖纸质书,配套的纸质书只能说是个附赠品!电子书的ISBN号也可以在官网查询到,但是职称评审很多省份不认!
国际书号就是在国外出版发行的,只有ISBN,没有CIP。国际书号要从国外出版社申请,虽然价格低、审核松,但是大部分地区评副高以上职称是不认可的。
丛书号是多本图书使用一个书号,也就是一个出号出版一套图书,不允许售卖单本图书。丛书是正规的图书类型,不过其出版发行方式与普通图书不同,在职称评审时认可度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