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更多期刊信息
先不要过于着急,你先去看清文件要求。

1.如果有要求发论文或说发论文可以作为评职称作为成果,一般等级要求是这样的。
非科研单位(科研单位一般指的高校和一些研究所)一般评副高及以下发普刊就行,评正高一般要北核。
科研单位一般可能到中级就会让发核心,但具体要看情况,不同学校可能规定不同。
2.—定要发总署可查纸质期刊刊号+知网万方维普之一可查。
记住这句话
—定要发总署可查纸质期刊刊号+知网万方维普之一可查
了解更多期刊信息 —定一定一定。
不要听一些中介告诉你过去都认了,现在也会认,或是别人认了,你不可能不认。
为啥要记住这个?
因为这个是最保险了,排除了认可度低和假刊两种风险。
认可度低——国际普刊、连续电子期刊、套用报纸刊号办的刊物。
国际期刊没有CN号,很多地方评职称可能直接不认,或是要求国际期刊必须要入SCINEI库才行,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不像国内CN刊物,一个纯带着ISSN刊号的刊物并不好核实真伪甚至连是否存在这个刊物的正版都不好核实到,特别是对体制内的老师来说,核实难度很大。
连续电子期刊当然也正规,但其刊号查询和纸质刊号查询不在一个位置,这也就导致很多地方不认可。一般来说医院系统的认可度要高一些,因为中华医学会有几本统计源就是电子期刊。
套用报纸刊号,比如《中学生报·教学研究·》那些,你还真不好说这些是否正规,很多时候主办单位会否认他们有这个版本,因为报纸刊号严格来说是不能用作连续发行期刊的。
②假刊——不上知网万方维普假刊率真的很高。
不是说不上的一定为假,而是说如果这三大网不上而去上什么民间数据库°,那很容易为盗用别人刊号刊名的假刊。
别信那些黑中介告诉你,过去能认现在也能认。这几年正刊涨价后大量大量的论文中介跑去推荐龙源或是期刊网的假刊,结果一下就闹大了,导致从人社部层面已经开始关注职称论文中的假刊问题了。所以从去年开始,继北京要把使用假刊纳入评职称黑名单后,浙江和广西等两地已经开始严查使用假刊的行为,并要将使用者拉入黑名单。
用不了也就算了,还要入黑名单,因为单位会觉得你使用假刊评职称属于弄虚作假。
不是开玩笑,这是人社部的文件,可不像一些黑中介所言打击假刊只是个别地方不认可,未来这一趋势只会向更多省份扩散。毕竟现在已经有一些省份比如新疆甘肃上海等多地对职称期刊上网有明确要求了。
弄清要求再去发,否则你急着很容易上当,而且至少提前一年以上把论文准备好,不要奢望一两个月就能发表,现在真的很难。

了解更多期刊信息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