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同学跟我抱怨说发表论文被骗了,搞得我都有点生气了! 无论是自己投稿还是找机构,被骗的风险都存在。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些避坑的小技巧,保证你们再也不会掉进坑里!
假冒期刊网站:
不法分子会制作一些与正规期刊官网非常相似的假冒网站。这些网站的域名可能和真正的期刊官网只有细微的差别,一般作者如果不仔细辨别,很容易上当受骗。作者在这些假冒网站投稿后,不但论文无法正常发表,个人信息还可能被泄露,如姓名、联系方式、论文内容等信息可能会被不法分子用于其他非法用途,如出售个人信息或者抄袭论文内容。
伪造发表通知:
骗子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通讯方式发送伪造的发表通知,称论文已被接受并即将发表,要求支付版面费、加急费或其他费用。提供虚假支付链接诱导作者付款,最终骗取费用后不实际发表论文。
虚假的同行评审:
有些不良期刊声称会进行同行评审,但实际上这个过程可能是虚假的。他们可能只是简单地浏览一下论文,或者根本没有专业人士参与评审,就告知作者论文通过评审可以发表。这导致一些质量不高甚至不符合学术规范的论文得以 “发表”,作者误以为自己的论文达到了相应的学术水平,而实际上这种所谓的 “发表” 毫无价值。
为了避免在论文发表过程中被骗,作者应该仔细核实期刊的合法性,例如通过国家新闻出版署等官方渠道查询刊号真伪;尽量选择通过正规的投稿渠道,如直接向期刊的官方邮箱投稿;了解期刊的审稿流程和发表周期等相关信息。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欢迎咨询在线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