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评审是将申报人提交的材料,量化成相应的分数,而后决定申报人是否具备任职资格的过程,即实行“量化打分”制。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聊聊浙江职称评审中常见的一些加分项。
首先,我们不得不提的是专利和软著。在职称申报中,根据其类型和发明人署名顺序的不同,专利和软著的加分也各异。其中,发明专利由于其独特的价值和重要性,加分最多,但相应的,其准备周期长,难度也较高。因此,我们并不推荐申报人轻易选择。对于工程师职称来说,外观设计专利并不能起到加分作用,而实用新型专利和软著因其较短周期和相对较低的难度成为更合适的选择。在浙江省内,如机电专业职称,根据地区差异,专利的发明人顺序和类型最高可加10-20分不等。
其次,论文也是职称评审中不可或缺的加分项。尽管论文不再是职称申报的硬性要求,但它仍然是评审中的重要参考。论文的加分标准主要依据期刊级别、数量以及著作顺序而定。期刊级别的加分主要取决于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还是普通期刊。为了增加评审通过的概率,许多申报人会选择发表论文。这使得未发表论文且业绩非特别突出的申报人在评审中处于不利地位。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发表的论文必须与申报专业紧密相关,且必须刊登在正规期刊上,否则可能无效。如果论文发表在“假刊”上,会被视为材料造假,后果严重。
最后,获奖证书和注册类证书也是重要的加分项。如果申报人获得了官方认可的奖项,可以根据奖项的级别获得相应的加分。但这些奖项必须与申报人的行业直接相关,如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发明奖、星火计划奖、优秀新产品、新技术奖等。这些奖项的普遍认可度较高,为申报人的评审加分提供了有力支持。
总结来说,职称评审中的加分项是申报人评估自身竞争力的重要参考。从专利、软著到论文、获奖证书和注册类证书,每一项都为申报人的评审加分提供了可能。然而,申报人在选择这些加分项时需谨慎考虑其可行性、周期和难度,以确保在评审中获得最大的优势。个人荣誉和获奖情况,对于申报职称的人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些荣誉和奖项,不仅能够在申报时为申报人加分,根据不同地区和专业的规定,还可以作为破格申报职称的依据。例如,注册类证书可以作为职称聘任的依据,同时在进行职称评审时,还可以起到加分的作用。在建筑行业中,一建、二建、一造、二造等证书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此外,在山区工作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的加分项。按照浙江官方部门的要求,加大在山区26县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年限的量化赋分权重。对于在这些地区工作的申报人员,如果工作年限满10年但未满15年的计2分,满15年但未满20年的计4分,工作年限20年以上的计6—12分(每增1年加1分,上限12分)。
最后,继续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加分项。在浙江省的部分地区和专业,在职称申报评审时实行继续教育学时附加分制。例如,宁波海曙区建设中级职称,按2019—2022年每年专业科目学时计算附加分(最高为4分),每年专业科目完成60学时得1分。需要注意的是,继续教育附加分制只在部分地区的部分专业有,具体还是要看本专业当地的评审文件规定为准。总的来说,申报职称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个人荣誉和获奖情况、工作经历、继续教育等。了解和掌握这些因素,对于申报人来说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