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政策的调整,各大杂志社按照主管单位的要求自觉进行整改。知网、万方、维普等大型期刊数据库也对杂志社提出了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期刊进行下架和屏蔽处理。可以说,现实情况是大部分期刊都是从最低三版起发表文章。
政策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供求关系,这种变化可以称之为“颠覆性”的变化。过去,期刊的供应量大于需求量,但现在供不应求。为了平衡供求关系,期刊的页数和年发文量减少,同时单篇论文的页数和字数增加。这种“一减一增”的变化必然导致供求关系失衡甚至颠覆,因此出现目前的情况并不奇怪。
自期刊论文整改至今,发表论文的现状可以用三个词总结:投稿困难、发表费用昂贵、周期漫长。
首先是投稿困难:
由于期刊的年发文量大幅减少,刊登论文的质量限制也相应提高,选择优秀的论文进行发表。期刊数量减少,大量稿件转投,导致发表竞争更加激烈。高创新性、学术性强、文笔优秀的论文会被优先选择,而质量一般的期刊也要求提高刊物质量,审核更加严格。对于作者来说,过去稍微用心写就能录用的期刊,现在即使反复修改也不一定能够录用。稿件质量要求更高,这导致文章被退稿或者要求返修的几率大幅增加。
其次是发表费用昂贵: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供不应求必然导致商品价格上涨,上涨幅度与供需关系的严重程度有关。但在期刊行业,特别是政策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方面,情况有所不同。绝大多数杂志社按照版面数量收取版面费(尽管有些杂志社尽量规避“版面费”字眼),起发版面的增加导致版面费成倍增加,再加上单个版面价格随着物价上涨也相应增加,最终结果表现为价格“贵得吓人”。
大部分期刊的版面费每年都会上调几次,这是大环境所决定的,未来版面费只会涨不会降。观望的时间越长,版面费就越高。
最后是周期漫长:
举个例子,原来一期杂志可以收录100篇论文,但现在一期只能收录30篇,来稿量不变的情况下,刊期自然会推迟。
发表论文需要经过三审三校的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可能被退稿,现在期刊对文章质量的要求提高,审稿流程需要更多时间。为了保险起见,最好提前发表,以免出现评审时文章还未出刊的情况。
应对策略:
一定要提前准备!
每天都有作者急于在某个月份发表论文,但小刊也很无奈,我们能理解作者的紧迫感,但实际上我们无能为力。
首先,期刊通常都是提前收稿的。比如,2022年5月的版面并不是当月收稿、当月出刊的,有可能从2021年11月就开始收稿,然后到2022年6月或7月出刊。同时,当期稿件收满后会顺延收录到下一期。因此,投稿时间没有具体限制,只要文章定稿了,随时可以投稿。
并不存在你今天投稿,月底就能拿到期刊的情况!可能个别期刊会留出一些加急版面,但加急版面是稀缺资源,而且费用较高。如果你提前安排好投稿时间,就没有必要支付更多的加急费用了。
因此,如果你必须在某个时间提交评审材料,务必提前半年到一年准备!不要有“时间还很早”的想法,因为当你真正开始投稿时,就会发现时间非常紧张!
其次,有些单位不仅要求获得纸质刊物,还要求在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可以检索到发表的文章。大多数期刊的上网时间是在纸质期刊出刊后的1-2个月。因此,如果你的单位要求上网,你也需要提前预留这段时间。当然,确实有少数期刊可以做到出刊和上网几乎同时,但这只是少数情况,不一定适合你,因为每个期刊都有自己的收稿要求。
最后,准备越晚,可选择投稿的期刊就越少,费用也可能越高。如果遇到突发情况,比如终审撤稿(今年终审撤稿率比以前高很多,而终审一般在出刊前进行),连返修的机会都没有,你就需要重新投稿。如果没有提前发表,那根本没有时间重新安排其他期刊,出刊时间也可能延迟,或者评审时间提前导致拿不到纸质期刊以提交材料。
因此,为了不影响评审,建议大家早点发表,给自己留出足够的应对时间。
除了论文外,一般还可以安排专利,软著,著作,课题等项目,各项目情况不尽相同,比如专利价格相对较低但是周期较长,软著周期较短,但是有些地区不认可或者加分较少等等,具体选择哪一项还需要作者根据具体的评审要求进行决定,但是依据当前的评审环境来讲,论文还是属于主要的学术成果。
当下的情况,依小抟看来,至少在这两三年之内应该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变动了。期刊的价格还是会持续上涨,审稿也会越来越严格,大部分期刊已经4版起发了。如果说给出各位作者朋友一个建议的话,那就是“早发表早享优惠”,这样也可以有更大的选择权,可选择的期刊也多一些。